親子鑒定的兩種標準結果描述
親子鑒定的兩種結果描述有:
第一種:在排除同卵多胞胎、近親及外源干擾的前提下,根據DNA遺傳標記分型結果,支持檢材1和檢材2存在親子關系。
第二種:在排除同卵多胞胎、近親及外源干擾的前提下,根據DNA遺傳標記分型結果,支持檢材1的留樣者是檢材2的留樣者的生物學父親,從遺傳學的角度得到科學合理的確認。
第一種強調兩者的親子關系,科學專業的描述;第二種強調父權,父子親屬關系權利的描述。特別是在司法親子鑒定時,由于司法鑒定更注重父權,以及孩子的權益,一般都是采用第二種來描述親子鑒定結果。而個人親子鑒定,不具有司法效力,結果僅對所提供的樣本負責,采集樣本的不要求監督,存在很多自己采集樣本送檢的情況,如果送檢人,把大人和小孩的樣本在委托的時候,顛倒。第一種結果的描述仍然是正確的,第二種描述就反過來了。
那么使用哪種描述結果。更好呢?兩種結果的描述都是科學標準。在描述兩個檢材的親屬關系時,支持檢材1是檢材2的生物學父親常作為司法親子鑒定對結果的描述。而個人鑒定兩種結果的描述都是可以的,但是在自己采集樣本送檢的時候,支持檢材1和檢材2存在親子關系的描述更科學,因為即使是委托人把大人和小孩的樣本顛倒了,把本該是孩子的樣本假定為父,本該是大人的樣本假定為子,結果也是正確的。
親子鑒定是目前社會上判定親子關系的科學的技術方法。司法親子鑒定需要當事人驗明身份,現場采集樣本,可以根據年齡來確定較大年齡的人提供的樣本是假定父;而個人親子鑒定,不要求現場驗明當事人的身份,可以匿名,可以自己采集樣本送檢,檢測大人和小孩的樣本,不是在現場采集樣本的情況,兩者的樣本,誰是大人的,誰是小孩的,都只能是委托人自己定了。親子鑒定技術只能是客觀真實反應所提供樣本的結果,這個時候,支持兩者存在親子關系的結果描述反而更多科學準確。